內容來自sohu新聞

中國10月貿易數據不及預期 外媒稱更多刺激箭在弦上





中國10月貿易數據不及預期 外媒稱更多刺激箭在弦上苗栗汽車貸款

周日公佈的中國貿易數據低於預期。海外主要財經媒體分析稱,全球需求低迷以及國內經濟放緩導致中國貿易數據下滑,這加大瞭中國政府采取更多措施刺激國內需求的可能性。

路透社報道說,雖然中國已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六次降息並多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,還曾引導人民幣貶值試圖提振出口,但最近的數據顯示經濟硬著陸風險仍然較大。

以美元計,中國10月出口額同比下降6.9%,為連續第四個月下滑;進口額則下跌18.8%,10月貿易順差達到紀錄新高的616.4億美元;今年前10個月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8.5%,大大低於全年增長6%的官方目標。此前接受路透調查的經濟學傢預期,中國10月出口下降3.0%,進口下降16.0%。

路透社說,一些分析師預計中國可能在年底之前進一步降低利率。不過,雖然降息將緩解企業債務負擔——集中在國有部門——但降息措施迄今為止對出口行業的作用不大。上周結束的中國廣交會上,合同總額較上一次展會下降7.4%,參與者數量也在減少。

牛津經濟研究院(Oxford Economics)亞洲經濟負責人高路易(Louis Kuijs)對彭博社說:“10月的貿易數據將促使政府采取更多國內寬松政策。政策目標可能會繼續聚焦於提振國內需求,而非令貨幣貶值。同時,隨著時間的推移,財政擴張政策將會發揮更大作用。”

彭博社的報道預測說,本周將要公佈的一系列關鍵數據可能顯示工業繼續收縮,且CPI或將回落至1.5%。這將顯示央行[微博]有空間采取更多寬松政策。

IHS環球透視(IHS Global Insight)亞太首席經濟學傢比斯瓦斯(Rajiv Biswas)說:“中國出口繼續面臨結構性阻力。由於近期數據繼續顯示2015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有所緩和,中國政府可能在2016年實施更多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以提振GDP增速。”

《金融時報》的報道說,中國進口下滑主要是由於大宗商品價格走低。反過來,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是中國整體需求減弱的結果。中國一直是鐵礦石、煤炭和銅等原材料的最大消費國。中國進口同比增速已經連續12個月負增長。

據牛津經濟研究院預估,中國10月剔除價格的進口總量同比下降2.6%。中國房地產和制造業供應過剩導致近幾個月來新增投資減少,打擊瞭對原材料的需求。其中,作為中國房地產熱潮時期鐵礦石的主要供應國,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總出口額今年前十個月下降瞭25.7%。

中國官方數據顯示,10月份鐵礦石進口總量環比下降12.3%,同比下降4.9%;而煤炭進口量環比下降21.4%,同比下降30.7%。分析師們表示,由於大宗商品自2014年年底開始顯著下跌,中國進口額同比降幅有可能在接下來數月呈現縮小趨勢。

不過,由於全球需求疲弱以及人民幣與日益走強的美元掛鉤,中國出口預計將繼續下滑。盡管中國8月曾令人民幣貶值——後來又迅速放棄瞭這一計劃——但9月人民幣貿易加權匯率同比走強8.5%,這削弱瞭中國出口的競爭力。分析人士認為,巨額的貿易順差還將抑制人民幣貶值預期。

同時,近年來不斷升高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也使中國出口商競爭力減弱。《華爾街日報》說,在包括制造業大省廣東在內的沿海省份,工人平均月工資已經達到600美元,這是東南亞國傢的兩倍。



新聞來源http://finance.sina.com.cn/china/20151109/135623716365.s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mberta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